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9月16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16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加利福尼亚州"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加利福尼亚”和“加州”均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加利福尼亚 (消歧义)”和“加州 (消歧义)”。
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州State of California
州旗州徽绰号:金州[1]格言:“我发现了”[2]颂歌:“我爱你,加利福尼亚”地图中高亮部分为加利福尼亚州坐标:37°N 120°W / 37°N 120°W / 37; -120国家美国建州前墨西哥割让地上加利福尼亚省加入联邦1850年9月9日(第31个加入联邦)首府沙加缅度[1]最大城市洛杉矶最大都会区大洛杉矶地区政府 • 州长 • 副州长加文·纽森(民主党)埃莱妮·库纳拉基斯(民主党)立法机构加利福尼亚州议会 • 上议院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 • 下议院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司法机关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联邦参议员亚历克斯·帕迪利亚(民主党)亚当·希夫(民主党)联邦众议员
43名民主党议员
9名共和党议员
(列表(英语: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delegations from California))面积 • 总计423,970 平方公里(163,696 平方英里) • 陆地403,932 平方公里(155,959 平方英里) • 水域20,047 平方公里(7,737 平方英里) 4.7%面积排名全美第3名尺寸 • 长度1,240 千米(770 英里) • 宽度400 千米(250 英里)海拔880 公尺(2,900 英尺)最高海拔 (惠特尼峰)4,421.0 公尺(14,505 英尺)最低海拔 (死亡谷恶水盆地)−85.0 公尺(−279 英尺)人口(2022) • 总计▼39,185,605人 • 排名全美第1名 • 密度97人/平方公里(251.3人/平方英里) • 密度排名全美第11名 • 家庭收入中值(英语: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71,228 (2,018)[3] • 收入排名全美第9名居民称谓Californian语言 • 官方语言英语 • 口头语言
英语 57.4%[4]
西班牙语 28.5%[5]
汉语 2.8%[5]
他加禄语 2.2%[5]
越南语 1.43%[5]
邮政代码CAISO 3166码US-CA传统缩写Calif., Cal.时区UTC−08:00(PST) • 夏时制UTC−07:00(PDT)纬度32°32′ N 至 42° N经度114°8′ W 至 124°26′ W网站www.ca.gov
加利福尼亚州(英语:State of California),简称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积列美国第三;人口为3,918万,列美国各州第一。州首府是萨克拉门托。在地理、地貌、物产、人口构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州内的大洛杉矶地区及旧金山湾区分别为美国第二及第五大都会区,人口分别为1,870万及880万人[6]。洛杉矶为全州最大城市(英语:List of largest California cities by population),且为美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洛杉矶县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县;圣贝纳迪诺县为美国面积最大的县。
加利福尼亚州2024年生产总额达4.1兆美元,位居美国各州第一位[7],超越了日本全国的GDP(4.02兆美元)。如果将加利福尼亚州当作独立个体看待,其将位居世界第四大经济体[8],人口居世界第36位[9]。大洛杉矶地区及旧金山湾区为美国第二及第三大都会区经济体[10]。旧金山湾区为美国人均生产总额最高的地区[10],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总部位于此地区[11],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于此地区[12]。
命名[编辑]
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最初指的是由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同组成的这块地域。这个名字被认为来自于一部16世纪西班牙文骑士传奇小说《骑士蒂朗》(高卢的阿玛迪斯,Amadís de Gaula)中所描绘的一片传说名为“卡拉菲亚”的乐土。这部小说由马托雷尔·加尔巴(Garci Rodríguez de Montalvo)所撰写。书中的“卡拉菲亚”与世隔绝,遍地黄金,到处都是居住在洞穴里热爱自由的亚马逊人和古怪的野兽。
有人也提出“加利福尼亚”一词可能来源于从北美南部炎热的地区。进入加州的早期西班牙探险者形容这片地区“热得像个烤炉”(cali→hot,“热”;fornus→forno→“oven”,结尾加ia来表示一个地方)或“是个石灰烤炉”(cal→lime,“石灰”),西班牙语经常这样使用拉丁词根来构造新词。因此“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可能出自西班牙语“caliente fornalia”,“热火炉”的意思;或来源于“calida fornax”,拉丁语“炎热的气候”之意。
此外还有来自当地语言“高高的山脉”等其他说法。
另外,别名“金州”(Golden State)常使人以为源自19世纪中叶淘金潮。事实上是来自此州中部山丘的春草于秋天枯萎时,从远方看来有如遍地金色而得名[来源请求]。此外,因地域版图呈南北狭长走向,习惯上可分为北加州、南加州等至少两个区的说法。
历史[编辑]
1915年的加州夏地油田
旧金矿矿坑
1894年的加州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历史
殖民地时期[编辑]
在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著名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曾短暂登陆北美西岸,并宣称占领新西班牙北部一带土地,将其命名为“新亚尔比恩”,然而并未实质建立殖民地。尽管英国人在17世纪声称其殖民地已是“从大海到大海”,但实际上对北美西岸的土地兴趣不大,当时该区域主要由原住民部落所控制。[13][14]
到了18世纪末,西班牙开始积极在其控制的加利福尼亚北部推行传教与定居政策,方济各会神父与殖民官员合作,在当地建立一系列传教站与军事驻防据点。其中,时任上加利福尼亚总督的费利佩·德·内韦于任内推行城市化政策,制定建城规划条例,创建洛杉矶等主要城镇,使西属加利福尼亚的行政体系逐渐成形。当墨西哥于19世纪初自西班牙独立后,这些传教士定居点理论上转为墨西哥政府财产,但因管理松散与经济困难,大多于19世纪上半叶遭到遗弃或私有化。[15][16]
美墨战争与建国[编辑]
西班牙帝国在北美洲西北部的领土被命名为“加利福尼亚省”。1846年,一群青年自发升起加利福尼亚共和国旗,宣布在这块地方建立新国家,虽然从墨西哥独立了,但尚不成气候,随后卷入1847年的美墨战争之后,这片领土由美国和墨西哥分治。墨西哥所得到的那部分领土后来成了下加利福尼亚州(Baja California)。而美国获得的领土则被称为上加利福尼亚,1848年,上加利福尼亚的西班牙裔人口大约为4,000人。但是当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的消息传开后,无数美国人和欧洲人在淘金热中涌向加利福尼亚。当美国海军将领约翰·斯洛特(John D. Sloat)从旧金山湾进入加利福尼亚后,这个年轻的共和国被宣布成为美国的领土。1850年,加利福尼亚州正式成为联邦的第31个州,结束了短暂作为独立国家的身分。不过“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国号,至今仍放在州旗上。
共和国加入联邦后[编辑]
该国加入联邦不久,就遇上了合众国与联盟国的分裂,在南北战争期间,加州内部关于是加入北军还是南军发生分歧。虽然最终加州支持共和党的林肯联邦政府,维持成为联邦的一部分,但部分加州人依然加入了南军。
美国统一后,1870年代第一条东西向贯穿美国的铁路的开通使太平洋沿岸地区与美国其他地区拥有了便捷的交通。加州居民也逐渐发现,加州的气候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柳橙。直到今天加州的农业产量依然丰富。
近代加州[编辑]
1900至1965年间,加州人口变化巨大。从不到100万人,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州,并取代纽约州成为美国州份最大的经济体,亦是西岸经济最发达的。1965年至今,随著美国改革移民法,人口成分发生巨大变化,大量拉丁裔和亚裔移居加州的大城市,包括洛杉矶和旧金山。今天的加州是全球人口最多元文化的一个地区之一。
加州人口不少是民主党的支持者,1992年起民主党均在总统选举胜出,掌握两个参议员和多数众议员席次。自2011年起,民主党控制州长及州议会两院三分之二的席次,并掌握行政、立法和司法权。虽然共和党在加州过去曾有优势,包括1983-2011年的28年间,有23年的州长均是共和党人,包括阿诺·史瓦辛格,但共和党近年在加州的支持正不断下降中,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唐纳德·特朗普只获得不到三分之一的普选票,而注册为共和党的选民更少于民主党和独立选民。
加州是美国的科技(矽谷)和文化中心(世界影视中心好莱坞)之一,以及美国农业大州。
法律与政府[编辑]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州政治(英语:Politics of California)和加利福尼亚州选举
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中,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的职位包括州长、副州长(Lieutenant Governor)、州务卿(Secretary of State)、加利福尼亚州检察总长(Attorney General)、州审计长、州财政部长(State Treasurer)、保险局长(英语:California Insurance Commissioner)(Insurance Commissioner)、州教育厅长(英语:California Stat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Stat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和四名公平委员会委员。任期为四年,而且只能连任一次。
加利福尼亚州议会由一个40人的州参议院和80人的州众议院组成。州参议员任期四年,每两年有一半改选。州众议员任期两年。目前民主党为多数党,共和党为少数党。
目前加利福尼亚州的首府位于萨克拉门托。历史上州府曾设在蒙特瑞(西班牙/墨西哥时代,1775年-1849年)、圣荷西(1849年-1851年)、瓦列霍(1851年-1853年),和贝尼西亚(1853年-1854年)。1854年州府迁移到萨克拉门托。
在美国国会,加利福尼亚州由两名参议员和52名众议员代表。在美国选举人团中,加利福尼亚拥有54张选举人票。加州是拥有最多的众议员和总统选举人票的一个州。
加州在1990年代后政治上倾向自由派。1960年代以前,加州长期由共和党主政,1960年代以后,加州的选民逐渐以民主党人居多,民主党在1970年起控制州议会,除了1995-1996年因共和党革命使共和党一度得以控制两年的州议会,但此后民主党在州议会掌握绝对多数。虽然近年加州作为美国最自由派的州份之一,但在1967-1975年,1983-1999年及2003-2011年加州一直由共和党主政,共和党直至1988年一直在总统选举中胜出。著名的共和党总统理查德·尼克森及朗奴·列根便是出自加州,列根于1967-1975年曾任州长,而尼克森则在担任两届副总统后,曾于1962年参选州长,并在之前担任代表加州的国会众议员及参议员。
2003年,时任州长、民主党人戴维斯遭到弹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被弹劾的州长,随后的罢免投票及补选,由共和党人、好莱坞演员阿诺·史瓦辛格当选州长,并于2006年成功连任。他亦是目前加州最后一位共和党州长。
2010年11月2日,民主党人杰瑞·布朗击败共和党人梅格·惠特曼,赢得州长选举。这将是布朗第二次担任加州州长职位,他也成为加州年纪最大的州长。2014年布朗成功连任。
行政区划[编辑]
加州下辖58个郡,详见: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行政区划
地理[编辑]
地貌
Vasquez岩山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地理(英语:Geography of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亚州与太平洋、俄勒冈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接壤。加利福尼亚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峡谷、高山和干燥的沙漠。加州面积41万平方公里,是美国第三大州。大多数大城市位于太平洋沿岸较凉爽的地带,包括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地亚哥。中央谷地是农业区。
内华达山位于加州中部和东部。其中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是美国本土最高点。全球著名的优圣美地国家公园也位于该区域。此外还有一个很深的淡水湖——太浩湖。内华达山的东部有重要的海鸟栖息地欧文斯峡谷(英语:Owens Valley)和莫诺湖。
在南部有横岭和一个咸水湖索尔顿湖。位于中南部的一块沙漠叫作莫哈韦沙漠。莫哈韦沙漠的东南面有死亡谷。这里有北美最低点。
加利福尼亚位于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经常发生地震。虽然美国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阿拉斯加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但由于人口密度较高,加州的地震往往会造成更大损失。
加州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温变化较大,年降雨为10英寸。沿海地区由于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冬湿夏燥,则为地中海型气候。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夏季凉爽。加州境内的高山,包括内华达山是高山气候,冬天降雪,夏天并不很热。
国家公园[编辑]
加利福尼亚州森林覆盖情况
红木国家公园(Redwood National and State Parks)
拉森火山国家公园(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
国王峡谷国家公园(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
巨杉国家公园(Sequoia National Park)
死亡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海峡群岛国家公园(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尖顶国家公园(Pinnacles National Park)
经济[编辑]
加州福特工厂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经济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加利福尼亚州GDP占全美的13.79%,达24585亿美元,为全美最高[17],若将其算成一个国家,则其GDP仅次于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德国、英国,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超过了法国[18]。人均GDP为56,365美元,在全美各州中名列第12位[19]。
也因为加利福尼亚州实在太富有也太大,人口又是全美地区第一名的州,所以美国创投公司DFJ创办人德瑞柏(Tim Draper)在2013年提议公投,希望能将本州切为6个州:杰佛逊州、北加州、中加州、矽谷、西加州与南加州。[20]
加利福尼亚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包括水果、蔬菜、牛奶制品和酒)。农业的规模是第二大产业的两倍多。其他重要的产业包括航空、娱乐(主要是电视,虽然加州也出品很多电影)和轻工业,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硼砂开采。
人均收入因地区和职业的不同而有巨大分化。中部的人均收入差别最大。少数移民的农场工人,收入低于美国最低工资保障线。而农场主则经常拥有上百万美元的私人农场。大多数农场主受过良好教育,大多数至少拥有硕士学位。硅谷地区的医疗产业、电子游戏产业和动画产业正在快速成长,而其高科技产业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工作机会方面,加利福尼亚州最多几大类工作为贸易、运输、公用事业、政府、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和健康服务等服务业。
加利福尼亚经济的一个问题是制造业的缺乏。9.5%的销售税使得在该州投资设厂较不划算。多年来加州少有新的工厂开设,丧失了一些较高收入的制造业工作岗位。这意味着该州的中产阶级-大多是小企业主和建筑及运输工人,以及小部分有知识的工人——几乎是以服务业为主。
2010年1月,加利福尼亚州的失业率达到12.5%(2007年为5.9%),失业率为全美第5位。但同期该州的百万富翁人数已超过663,000人,高居全美榜首。2011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州GDP为19700亿美元。
军事[编辑]
加州国民警卫队(California National Guard),规模为2万4千人,指挥官为加州州长,联邦化时为美国总统。
人口[编辑]
更多信息:加利福尼亚人口结构
截至2019年7月1日,该州估计人口为3951万。
据201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加州人口组成为59.5%白人(36.6%非西班牙裔白人)、14.7%亚裔、13.8%其他种族、5.8%黑人或非裔美国人、0.8%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0.4%的太平洋岛原住民、5.1%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族。[22]白人人口仍然是最大的种族,因为拉美裔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白人(58.2%),其他人认同自己是其他族裔(34.4%)、多族裔(5.1%)、黑人(0.7%)、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1.1%)、亚洲人(0.5%),夏威夷和太平洋岛原住民(0.1%)。按种族划分,总人口的39.3%是拉美裔(任何种族),60.7%是非拉美裔(任何种族)。如果不考虑种族类别,拉美裔是加州最大的种族。
重要城市[编辑]
主条目:加利福尼亚州市镇列表
查论编加利福尼亚州最大城市来源:[21]
排名
县
人口
排名
县
人口
洛杉矶市圣地亚哥市
1
洛杉矶市
洛杉矶县
3,990,456
11
圣安娜市
橙县
332,725
圣何塞市旧金山市县
2
圣地亚哥市
圣地亚哥县
1,425,976
12
里弗赛德市
里弗赛德县
330,063
3
圣何塞市
圣克拉拉县
1,030,119
13
斯托克顿市
圣华金县
311,178
4
旧金山市县
旧金山市县
883,305
14
欧文市
橙县
282,572
5
弗雷斯诺市
弗雷斯诺县
530,093
15
丘拉维斯塔市
圣地亚哥县
271,651
6
萨克拉门托市
萨克拉门托县
508,529
16
费利蒙市
阿拉梅达县
237,807
7
长滩市
洛杉矶县
467,354
17
圣贝纳迪诺市
圣贝纳迪诺县
215,941
8
奥克兰市
阿拉梅达县
429,082
18
莫德斯托市
斯坦尼斯劳斯县
215,030
9
贝克斯菲尔德市
克恩县
383,579
19
方塔纳市
圣贝纳迪诺县
213,739
10
安纳海姆市
橙县
352,005
20
圣克拉利塔市
洛杉矶县
210,089
都会区[编辑]
排名
都会区名称
人口(2019年估计)
人口(2010年普查)
1
洛杉矶 MD
10,039,107
9,818,605
2
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安大略 MSA
4,650,631
4,224,851
3
圣地亚哥-丘拉维斯塔-卡尔斯巴德 MSA
3,338,330
3,095,313
4
阿纳海姆-圣安娜-欧文 MD
3,175,692
3,010,232
5
奥克兰-伯克利-利佛摩 MD
2,824,855
2,559,296
6
萨克拉门托-罗斯维尔-佛森 MSA
2,363,730
2,149,127
7
圣何塞-森尼韦尔-圣克拉拉 MSA
1,990,660
1,836,911
8
旧金山-圣马特奥-红木城 MD
1,648,122
1,523,686
9
弗雷斯诺 MSA
999,101
930,450
10
贝克斯菲尔德 MSA
900,202
839,631
11
奥克斯纳德-绍森欧克斯-文图拉 MSA
846,006
823,318
12
斯托克顿 MSA
762,148
685,306
13
莫德斯托 MSA
550,660
514,453
14
圣罗莎-佩塔卢马 MSA
494,336
483,878
15
维塞利亚 MSA
466,195
442,179
16
瓦列霍 MSA
447,643
413,344
17
圣玛丽亚-圣巴巴拉 MSA
446,499
423,895
18
萨利纳斯 MSA
434,061
415,057
19
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帕索罗布尔斯 MSA
283,111
269,637
20
默塞德 MSA
277,680
255,793
教育[编辑]
详见加利福尼亚州学院和大学列表
斯坦福大学
交通[编辑]
金门大桥
旧金山国际机场
重要机场[编辑]
洛杉矶都会区
洛杉矶国际机场(LAX)─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转运中心,美国最繁忙的国际线机场,航线以美洲、东亚及纽澳为主。
安大略国际机场(ONT)
旧金山湾区
旧金山国际机场(SFO)─联合航空及维珍美国航空转运中心
诺曼·峰田圣荷西国际机场(SJC)
奥克兰国际机场(OAK)
圣地牙哥都会区
圣地牙哥国际机场(SAN)
重要高速公路[编辑]
主条目:加州高速及快速公路系统
南北纵向高速公路自东往西有
395号美国国道
99号加利福尼亚州州道
5号州际公路
101号美国国道
1号加利福尼亚州州道
南加州的纵向高速公路在395号美国国道以东还有
15号州际公路
东西横向高速公路自南往北有
8号州际公路
10号州际公路
40号州际公路接 58号加利福尼亚州州道接46号加利福尼亚州州道
580号州际公路接120号加利福尼亚州州道
80号州际公路
职业运动[编辑]
美式足球[编辑]
全国橄榄球联盟(NFL)
洛杉矶闪电
洛杉矶公羊
旧金山49人
棒球[编辑]
大联盟MLB
美国联盟
洛杉矶天使
奥克兰运动家
国家联盟
洛杉矶道奇
圣地牙哥教士
旧金山巨人
小联盟Minor Leagues
佛列斯诺灰熊(Fresno Grizzlies,3A级太平洋岸联盟,母队:旧金山巨人)
沙加缅度河猫(Sacramento River Cats,3A级太平洋岸联盟,母队:奥克兰运动家)
贝克斯菲尔德火焰(Bakersfield Blazer,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德州游骑兵)
高沙漠区小牛(High Dessert Maverick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西雅图水手)
艾辛诺湖暴风雨(Lake Elsinore Storm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圣地牙哥教士)
兰卡斯特喷射鹰(Lancaster JetHawk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波士顿红袜)
孟德斯托㭴果(Modesto Nut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科罗拉多洛矶)
伦秋库卡蒙加震动(Rancho Cucamonga Quake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洛杉矶安那罕天使)
内陆帝国区圣伯纳汀诺66人(Inland Empire 66ers of San Bernardino,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西雅图水手)
圣荷西巨人(San Jose Giant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旧金山巨人)
史塔克顿港口(Stockton Port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奥克兰运动家)
维萨利亚橡树(Visalia Oaks,高阶1A级加利福尼亚联盟,母队:坦帕湾光芒)
足球[编辑]
MLS
洛杉矶银河
洛杉矶足球俱乐部
圣荷西地震
篮球[编辑]
NBA
金州勇士
洛杉矶快艇
洛杉矶湖人
沙加缅度国王
WNBA
洛杉矶火花
冰球[编辑]
NHL
安那翰鸭
洛杉矶国王
圣荷西鲨鱼
摔角[编辑]
WWE
雷·密斯特里欧
参见[编辑]
锎
美国第51州
杰佛逊州
Yes California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California. www.americaslibrary.gov.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 Government Code Section 420-429.8. State of California Legislative Council. [200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 Media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US Census Bureau.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Hyon B. Shin; Robert A. Kominski. Languag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pril 2010 [2013-05-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03).
^ 5.0 5.1 5.2 5.3 Appendix Table A for Figures 5A-5H. Percentage Speaking a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at Home by English-Speaking Ability by State: 2007. Languag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ACS-12): Appendix Tabl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7 [201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 Bureau, U.S. Census. American FactFinder - Results. factfinder.census.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英语).
^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EA, Bureau of Economic.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www.bea.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美国英语).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ww.imf.org.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美国英语).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Population Division - United Nations. esa.un.org.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 10.0 10.1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EA, Bureau of Economic.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www.bea.gov.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美国英语).
^ PricewaterhouseCoopers. Global top 100 companies 2017. PwC.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英语).
^ 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 Bloomberg.com.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 Lawler, Andrew. Did Francis Drake Really Land in California?. Smithsonian Magazine. [2025-08-06] (英语).
^ Oko, Adolph S. Francis Drake and Nova Albion (英语).
^ Barrows, H. D. Gov. Felepe De Neve. Annual Public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ocie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Pioneer Register, Los Angeles. 1898, 4 (2) [2025-08-06]. ISSN 2162-9080. doi:10.2307/41167711.
^ Time of the Bells, 1769-1835. San Diego History Center | San Diego, CA | Our City, Our Story. [2025-08-06] (美国英语).
^ Economic Research. Comparison to Other U.S. States (XLSX). Department of Finance, State of California.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 (英语).
^ Vekshin, Alison. California Overtakes France to Become Sixth-Largest Economy. Bloomberg. 2016-06-1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英语).
^ Per capita real GDP by state (chained 2009 dollars).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2016-07-1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英语).
^ 吴, 协昌. 科技烏托邦:將加州分為6個州. 中央社. 2013-12-24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8 - 2018 Population Estimates. US Census Bureau. US Census Bureau.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猫途鹰Tripadvisor 探索加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录之加利福尼亚古地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开放街图的加利福尼亚地理资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加州旅游介绍
查论编美国行政区划美国州份和领地列表州
阿拉巴马
阿拉斯加
亚利桑那
阿肯色
加利福尼亚
科罗拉多
康乃狄克
德拉瓦
佛罗里达
佐治亚
夏威夷
爱达荷
伊利诺
印第安纳
爱荷华
堪萨斯
肯塔基
路易斯安那
缅因
马里兰
麻萨诸塞
密西根
明尼苏达
密西西比
密苏里
蒙大拿
内布拉斯加
内华达
新罕布夏
纽泽西
新墨西哥
纽约
北卡罗莱纳
北达科他
俄亥俄
奥克拉荷马
奥勒冈
宾夕法尼亚
罗德岛
南卡罗莱纳
南达科他
田纳西
德克萨斯
犹他
佛蒙特
维吉尼亚
华盛顿
西维吉尼亚
威斯康辛
怀俄明
联邦地区哥伦比亚领地岛屿地区
美属萨摩亚
关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波多黎各
美属维尔京群岛
离岛地区
贝克岛
豪兰岛
贾维斯岛
约翰斯顿环礁
金曼礁
中途岛
纳弗沙岛
帕迈拉环礁
威克岛
相关条目
印第安保留地
列表(英语:List of Indian reserv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邦
州
领地(英语:Commonwealth (U.S. insular area))
联邦飞地(英语:Federal enclave)
查论编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主题
气候
区域
经济
选举
地理
政府
历史
政治
人
县
阿拉梅达
阿尔派恩
阿马多尔
比尤特
卡拉韦拉斯
科卢萨
康特拉科斯塔
德尔诺特
埃尔多拉多
弗雷斯诺
格伦
洪堡
因皮里尔
因约
克恩
金斯
莱克
拉森
洛杉矶
马德拉
马林
马里波萨
门多西诺
默塞德
莫多克
莫诺
蒙特雷
纳帕
内华达
橙(奥兰治)
普莱瑟
普卢默斯
河滨(里弗赛德)
萨克拉门托
圣贝尼托
圣贝纳迪诺
圣迭戈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圣华金
圣路易斯-奥比斯波
圣马特奥
圣巴巴拉
圣克拉拉
圣克鲁斯
沙斯塔
谢拉
锡斯基尤
索拉诺
索诺马
斯坦尼斯劳斯
萨特
蒂黑马
特里尼蒂
图莱里
图奥勒米
文图拉
约洛
尤巴
主要城市
贝克斯菲尔德
奇科
弗雷斯诺
洛杉矶-长滩-格伦代尔
莫德斯托
纳帕
奥克兰-弗里蒙特-海沃德
奥克斯纳德-绍曾德奥克斯-文图拉
雷丁
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安大略
萨克拉门托-罗斯维尔
萨利纳斯
圣迭戈-卡尔斯巴德-圣马可斯
旧金山-圣马特奥-红木城
圣何塞-森尼韦尔-圣克拉拉
圣安娜-阿纳海姆-欧文
圣巴巴拉-圣玛丽亚
圣克鲁斯-沃森维尔
圣罗莎-佩塔卢马
斯托克顿
瓦列霍-费尔菲尔德
维塞利亚-波特维尔
尤巴城
地区
羚羊谷
大苏尔
加利福尼亚海岸山脉
喀斯喀特山脉
中加利福尼亚
中央海岸
中央谷地
海峡群岛
柯契拉谷
加利福尼亚沿海
康谷
卡蒙加谷
死谷
东湾 (旧金山湾区)
东湾 (圣迭戈)
东加利福尼亚
翡翠三角
金郡
大盆地
圣贝尔纳迪诺谷
内陆帝国
克拉马斯盆地
太浩湖
大洛杉矶地区
洛杉矶盆地
失落的海岸
莫哈韦沙漠
山帝国
北湾
北海岸
北县
北加利福尼亚
欧文斯谷
奥克斯纳平原
半道山脉
普谷
萨克拉门托谷
萨利纳斯谷
圣费尔南多谷
旧金山湾区
旧金山半岛
圣盖博谷
圣华金谷
圣克拉拉谷
圣克拉拉河谷
圣塔克拉利塔谷
圣伊内斯谷
沙斯塔台地
内华达山脉
硅谷
南湾 (洛杉矶)
南湾 (圣迭戈)
南湾 (旧金山湾区)
南海岸
南部边境区
南加利福尼亚
科技海岸
横断山系
三谷
维克多谷
酒郡
葡萄酒之乡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挪威
西班牙
法国
2
3
BnF data
2
3
阿根廷
加泰罗尼亚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日本
捷克
澳大利亚
梵蒂冈
地理
MusicBrainz area
学术
CiNii
人物
Trove
其他
NARA
Id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