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7年(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以此对付困扰北方边境地区的乌桓。在经过艰难的行军后,曹操大军来到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得知这一消息后,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十分慌张,在各自集结兵马后,双方在白狼山一带遭遇。
此战,曹操采纳了张辽的建议,下定决心,选择急战,并且让张辽临阵指挥。于是,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进行一场血战。在白狼山之战中,除了张辽、徐晃、张郃这三位五子良将,还有鲜于辅、阎柔这两位出自幽州的武将。因为长期和乌桓作战,他们非常了解对方的特点。
在混战中,蹋顿被张辽当场斩杀,也有说法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斩杀了蹋顿。不过,无论怎样,群龙无首后,乌桓将士立即溃败开来,特别是乌桓的主力骑兵更是损失殆尽。取得白狼山之战的胜利后,曹操收编了乌桓的精锐骑兵,之后率其征讨四方,号称“天下名骑”。
此外,在取得白狼山之战的胜利后,曹操没有进一步追击逃到辽东的袁尚、袁熙。不久之后,割据辽东的公孙康立即将二袁的首级送来。
二、逍遥津之战
公元215 年(建安二十年),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对于合肥来说,扼守江淮,成为曹魏进攻东吴的重要跳板。所以,就孙权和东吴来说,无疑将曹魏占据的合肥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因此,在公元215年,孙权调集了10万大军来进攻合肥。
就逍遥津之战来说,是合肥之战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从7000守军中挑选了800壮士,并且在夜晚突然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对于孙权和吴军来说,因为对张辽的突袭根本没有什么准备,再加上己方阵营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前锋的溃败,迅速在吴国大军之中传导开来。
为了保护孙权撤退,东吴猛将陈武被斩杀。当然,在陈武的奋力抵抗下,孙权获得了宝贵的撤退时间。为了躲避张辽的追击,孙权丢掉主帅麾旗,逃跑到山冢。众所周知,在古代战争中,一方主帅的麾旗丢失的话,无疑会让己方的阵营大乱。
于是,张辽继续率领精兵追击东吴将士,并且再次击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在此背景下,孙权这位诸侯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免于被张辽活捉。这次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回军休整守备,合肥守军因为初战告捷 而军心大振,李典、乐进等合肥诸将们都对张辽表示心服口服。
综上,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以少胜多,成功化解了合肥之围。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比如《魏略》中记载:“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因此,在逍遥津之战和白狼山之战后,张辽不仅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中最耀眼的一位将领,还入选了唐朝和宋朝设立的武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